工作变,你也得变
关于“工作”,最让人震惊的背景知识是:尽管人类社会有10 万年的漫长演化史,但工作这个词在最近的400 年才刚刚出现。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工作就是捕猎和采集。他们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搜罗可以吃的植物,也打打猎物。终于,大约1.2 万年前,人类学会了种植那些能吃的植物,也学会了豢养动物。于是,人们简单地定居下来了,最终变成了农夫。但是就算定居的生活方式流行开来,绝大多数人仍然只做两件事:要么种庄稼,要么当牧民,赶着牛羊到处迁徙放牧。邯郸招聘
进入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后(大约在公元前3 000 年到公元前500 年),工作的种类也只增加了一点点。绝大多数人依旧当农夫,但铁匠和冶炼工出现了,他们把铜熔炼成青铜;商贩们长途跋涉,交易金属和宝石;手工匠人制造两轮战车和船,职业战士保护商人们的安全。到了古罗马时期,工作选择又多了一些,教士和抄写员出现了,若是故意要偷换概念的话,奴隶也算。大约1 000 年前的中世纪时期,更多服务性质的工种出现了,比如医生、记账员、男仆、女佣、厨子、看管场地的、侍应生,甚至还有吟游诗人。
但随着第一台蒸汽机在1769 年被发明出来,这些我们赖以谋生的事情发生了空前的大变化;工业革命把如今我们熟知的“工作”二字推上了历史舞台。动力的来源迅速变成了烧煤的引擎,不再是牲畜;财富的迅速累积靠的是开工厂,而不是拥有土地。工厂主开始招人去操作机器,于是人们大批大批从乡村涌入城市,这些工人没有技术,也没有差别。1860 年一家英国丝绸厂的薪水记录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崭新的工种:织布机清洁工、络纱工、捻接工、纺织工,还有纱罗质检员,但在工业革命催生的工作岗位中,这些只是冰山的一角。工作种类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崭新的工种层出不穷,这些都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当然了,工人人数的剧增也催生了“经理”这个崭新的阶层。
20 世纪30 年代的时候,另一场变革出现了。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 )造出了一个新词“白领”,来描述办公室职员这个新兴的阶层。这些服务性质的岗位包括销售员、营销人员、财务、客服人员、公务员、教师等非体力劳动者。到了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白领的人数超过了蓝领和农民。而信息时代来临之后,知识工作者的人数又超越了白领。
刚才我们快速地浏览了一下职业的发展史,数千年来,人类的工作种类屈指可数,但就在最近这一段时期,五花八门的岗位急速涌现。事实上,1950 年美国的人口普查数据列出了287 种工作岗位,可仅仅50 年之后,这个数字变成了543 ,净增长了83% .
1967 年的影片《毕业生》(The Graduate)中,年轻的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 )饰演的本杰明-布拉多克对未来一片迷茫。经典的一幕中,麦圭尔先生主动给他提了些职业建议。
麦圭尔先生:我只告诉你两个字—— 只有两个字。本:好的,先生。麦圭尔先生:你在用心听吗? 本:嗯,我听着呢。麦圭尔先生:塑料。本:你的意思是? 麦圭尔先生:塑料行业前景大好。认真考虑一下吧。
许多人认为,“塑料”这简单的两个字堪称美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台词。
上一辈人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地步入了职场。人们往往会选择父辈所在的行业。他们认为,在一家好公司里谋个好职位,一辈子就有依靠了。大家担心的是能否爬上公司的梯级,而不是这架梯子有朝一日会倒掉。在那个年代,无论行业的前景多么好,职业忠告都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个字,比如“塑料”。可我们早已告别了那个年代。我们都不再认为,只要学会一门手艺、选定一个雇主,或者是锁定一个行业,就等于有了铁饭碗。一辈子只干一种工作,这是极少见的例外,而不是普适的准则。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之前,小到一张名片,大到广告招贴画,都是由专门的排版公司来制作的。这些公司的员工有的负责印刷,有的负责拍摄、出片,就像出版业一样。可是,个人电脑越来越便宜了,桌面出版软件也出现了,于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排版行业几近没落。专业的印刷技工本以为一辈子都不愁没饭吃,却发现自己得提前退休,而破产的工会也没给他们留下多少东西。
在这个剧变的时代,你觉得下面这些人中谁的日子会更好过一点?是会使用排版机器的人,还是会做平面设计的人?是操作印刷机的人,还是卖印刷品的人?换句话说,是那些假定一切都不会变的人,还是那些天生就有好奇心,热爱学习新事物,比如叫做“Mac ”的新玩意儿的人?
视觉艺术家雷蒙-埃洛扎(Raymon Elozua )在他自行出版的《失落的工作》(Lost Labor )中,展现了一幕幕震撼的工作编年史。在他的网站中,你可以看到一百多幅已经消失的工种的照片,其中包括橡胶回收工、制帽工、家禽脱毛工、冰块搬运工等,不胜枚举。
全心投入工作,并不意味着一心只顾着高兴,却忘记了当今商业社会的现实。外界的飞速变化意味着,真正的职业安全来自于积极主动地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不是假定只要作出一个正确的工作选择, 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我们不能把平息焦虑的责任一股脑全推给雇主,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别人安排是危险的。如果行业变了,你必须也要跟着改变。有些技能改变起来会更容易些,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中深入探讨不断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比不断学习更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职业道路、所在的行业和未来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