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跳槽给求职者带来的伤害有多少
往往在上岗一段时间,情绪就会出现变化,也许没有了当初那种想上班的欲望,或者心情不好,或是一时的冲动,造成了求职者一而再而三的频繁跳槽,然后又是休息几天在返回人才网或人才市场寻找自己的满意工作。一直这样的重复着,那么频繁的跳槽给求职者所带来的伤害有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举个例子说明。
李雨就是这样一个“跳槽狂人”。如今回想毕业5年来的职场经历,她觉得无比辛苦,“真可谓一部血泪史”。
第一次就业的仓促
2008年的夏天,学了4年外贸英语的我终于可以离开那所毫不起眼的三流学校,开启崭新的人生。但我认为,正是第一次就业的仓促经历,决定了我以后对待工作以及跳槽的态度。
一个十分尴尬的开始
首份工作的选择便是一个十分尴尬的开始。因为我的专业课成绩一般,在找实习单位时只能进当地一家很小的贸易公司。眼看着班上的同学都纷纷签了约,学校一再催我们离校,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只能选择去实习单位做了外贸跟单。这家公司加上老板一共4个人,一个项目做完后通常会有半个月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无所事事,那段时间我吃了上顿没下顿。幸好男朋友经常接济我,时常帮我买吃的,同时也不忘催着我赶紧找新工作。于是,白天在公司没事上网投简历,下午就找借口溜出去面试。三个月后,我终于成功跳槽,进了一家日资公司的战略发展部做助理。
外资公司规矩多得离谱
到了外资公司才知道规矩多得离谱。那个日本老板经常会因为下班没有关电脑或复印机而大发雷霆,打印要求用“灰色”“快速”,纸得用双面,领笔得拿着空笔芯去换新的,在晴天阳光充足时不能开灯,至于周末加班更是家常小菜。那时过去的原因就是觉得员工都很有激情,团队精神不错。可是我太“背时”,入司一个月后,老板觉得我们的工作太闲,结果将整个部门人员都裁员了。我压根来不及做任何准备就再度陷入失业中。转眼到年底,招聘市场机会少,最后好不容易找了家台资展览公司当销售。
她多年来跳槽25次之多
干了没多久,家人觉得我干销售有些不靠谱,纷纷劝我去考公务员。半年没有摸过书本,我对这次考试并不乐观。为了家人不再担心我的工作,我只得辞职开始备考。随即,“国考”笔试失败,“地方考”止步面试,一晃五个月过去了,当初一起毕业的同学很多都已经转了正,薪水也见涨,而我一年内跳槽3次,中间还有近半年的职业空白期,这些都无一例外地成了我后来求职的绊脚石。
大公司因为我的频繁跳槽和职业空白期而婉拒了我
很多大公司因为我的频繁跳槽和职业空白期而婉拒了我。于是,在稀里糊涂中我不断地重复着求职——辞职——再求职的过程。在接下来的4年职业生涯中,我先后进入过广告、服装、培训、厨具、期货、化妆、眼镜、物流、保险、企业管理、房产中介等跨度很大的行业,而从事过的职位也不尽相同,有外贸跟单、销售、前台、行政、培训专员、招聘专员、部门助理,大都是一些可替代性很强的职位。5年来我一共跳槽达25次之多,有私企、国企和外企,时间短的只有6天,待得最长的一家是8个月。
工作换了一沓,薪金原地踏步
每次跳槽,我学到的除了一些浅显的工作经历外,很少能够提炼出高价值的工作经验;朋友认识了很多,但深交的却没有几个;工作换了一沓,薪金原地踏步,有时甚至越跳越低;每次辞职后都会免不了心情郁闷,自己越来越害怕求职,甚至想永远逃开职场,不想面对新环境。
盲目跳槽品尝苦果
男朋友看到我现在的处境后,强烈建议我去专业的职业咨询机构做个职业咨询,他说我就是因为缺乏对自己的认知和职业定位,所以该找什么工作,自己喜欢做什么,什么才是最适合的,我都一无所知。5年来通过盲目试错21次仍旧未能解决这个问题,最终才形成了今天如此之大的困扰。
对我的多次频繁跳槽进行了分析
职业规划师帮我梳理了过往的工作经历,同时对我的多次频繁跳槽进行了分析。老师告诉我,我的经历正是当前大多数“跳蚤族”的通病,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其实跳槽只是我们接近个人职业目标的方法之一。如果能在跳槽前做好职业定位,充分考虑自己的内在职业取向和独特的商业价值,了解新公司的企业实力、环境和文化背景,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准备再去应聘,这样获得的新工作就自然会变得稳定许多。
‘频繁跳槽热’会带来公司的变动,有损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涿州共赢人才网专家说。用人单位渴望应聘新员工的心理和毕业生面临的紧张就业压力都可增加频繁跳槽的机率。“招聘单位和毕业生的关系就像是一对‘盲目约会’的恋人。
切忌在职场中一定不能盲目的辞职。在没有给自己职业生涯做好规划的时候就盲目跳槽,无论是给自己还是给企业带来的伤害是可想而知的。最后告诫大家:职场之路,需看的远,做的细。
|